首页 > 资讯 > 新闻

人工智能行业的能源危机及环境影响

来源:本站整理 更新时间:2024-02-22 18:18:09

上个月,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OpenAI 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 (Sam Altman) 终于承认了研究人员多年来一直在说的一个问题——人工智能 (AI) 行业正在走向能源危机。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承认。他警告称,下一波生成型人工智能系统消耗的电力将远远超出预期,能源系统将难以应对。自从2018年开始关注人工智能行业环境成本以来,人们一直在淡化和否认这个问题。

Altman 的承认引起了研究人员、监管机构和行业巨头的关注,开始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对环境的影响。然而,奥尔特曼提出的解决方案却并非设计和部署更可持续的人工智能系统,而是依靠核聚变技术。尽管他参与了投资核聚变公司 Helion Energy,但大多数专家认为核聚变不会在本世纪中叶在应对气候危机的脱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cc34220f8b215402c74577ba298dfe4b.jpeg

人工智能引发的能源危机不仅仅局限于电力消耗,还包括大量淡水用于冷却处理器并发电。数据显示,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的搜索消耗的能量是传统网络搜索的四到五倍,大型人工智能系统可能需要与整个国家同等的能源。此外,人工智能对水的需求也呈指数级增长,其中数据中心的建设和运行是主要的水资源消耗者之一。

为了应对人工智能对环境的影响,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在工业领域,应推行可持续实践,包括测量和公开报告能源和水的使用情况,优先使用节能硬件、算法和数据中心,并采用可再生能源。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优化神经网络架构,与社会和环境科学家合作,实现更大的生态可持续性。

而立法者则需要设定基准、激励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并要求进行全面的环境报告和影响评估。

最终,要解决人工智能对环境的影响,需要行业、研究人员和立法者的共同努力,以确保人工智能的发展与生态可持续性相协调。《人工智能环境影响法案》只是一个开始,但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措施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Tags: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